2014年8月20日

「在地」的文化創意:談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

  那天聽何培鈞談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小鎮文創,如何成功結合打工換宿、文創、社區營造,讓我第一次對於所謂的「文創」有所期待,也解除了一些過去對於打工換宿的疑慮。過去我所理解的打工換宿,強調用勞動參與取代金錢,換取當地住宿。換宿者在意的是深度體驗,並以志願換工方式在某個意義上「補償」 在地。但志願進行的,大多是當地既有的工作因而才有體驗的意義,而沒有其他可能。掛念著如何改變竹山,讓年輕人回來,何培鈞要求換宿者要提供專長,「為當地做事、做出改變」。於是我們看到念影像設計的學生為竹山鎮拍紀錄微電影,中央雜技社的同學進到竹山當地的小學,教小朋友雜耍。換宿者不再是流動的義工,而是經過,但能注入資源、留下改變的人。
  因此,在這種機制下「換得」的種種文化創意產品,就不再是外於當地的商品了。

(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
Photo Credit:harkchentw

  這種差異基本上就是目的的差異。過去談論文化創意,都著重在軟實力如何轉化成為「文化商品」,但這些創意不論多麼來自傳統,活化了什麼,最終的目的地仍舊是外於當地的大都市或展場。即使有諸多連結地方的嘗試,譬如在地生產,譬如深度化,但即使留在當地,仍舊是賣給觀光客:街道上的文創商店變成好像是獨立於社區的存在,來自於傳統文化的東西變成「元素」附著在商品上,屬於市場而不再屬於地方。

  小鎮文創突破的點,在於從地方出發,優先考慮這些創意產品,如何能被地方使用。例如用傳統竹編做成的QR code招牌,建構成智慧導覽定位的系統。同樣是竹編文創,最終的結果卻不是某樣擺在XX園區的昂貴高檔杯墊,而是能重新為人口外移、商業沒落的竹山小鎮帶來活力的在地轉化。於是文化創意成為地方的創意再造,而非以地方文化作為包裝的商品創意開發。

  當然,這不代表這些轉化就一定符合當地人的需求。如何與在地接合,讓社區行動者為自己發聲,大概是社區營造運動脈絡中,一再嘗試處理的課題。但至少對我來說,這是我首次將文化創意、社區營造這兩股台灣近十幾年來被熱烈討論的命題,首次放在一塊思考。

  這大概也跟吳茂成在上屆實踐家營隊的提問有關。吳茂成老師發現營隊上上下下談了很多創意、創新,於是問這群中國學生:那你們來自哪裡,故鄉長什麼樣子?當地人面臨什麼困難?從中你可以有什麼創新?在場沒有人能答出來。大家的眼光,仿佛都在大都市,都在全球市場,在那些能讓人賺大錢的地方。這其實蠻弔詭的,如果你連自己生長的地方、文化都不知道,是要創什麼新,又要為了誰創新呢?

  念社會所之後,常會看到許多廉價的左派批判,將創新創業直接連結到資本、資方,加以拒斥。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某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社會改革都是一種制度創新,也都需要創意。除了「透過文化創意開發商品,創造商機(進而或許突破台灣經濟困境)」,除了這條路以外,文化創意事實上也能具體回應在地的問題(青年外移、產業沒落、文化斷層)。但如果你沒有好好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找出問題,當然再有價值的文化,都只會變成挪用他處的商品元素而已。



0 意見:

張貼留言

© 遠方 2012 | Blogger Template by Enny Law - Ngetik Dot Com - Nu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