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

「在地」的文化創意:談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

  那天聽何培鈞談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小鎮文創,如何成功結合打工換宿、文創、社區營造,讓我第一次對於所謂的「文創」有所期待,也解除了一些過去對於打工換宿的疑慮。過去我所理解的打工換宿,強調用勞動參與取代金錢,換取當地住宿。換宿者在意的是深度體驗,並以志願換工方式在某個意義上「補償」 在地。但志願進行的,大多是當地既有的工作因而才有體驗的意義,而沒有其他可能。掛念著如何改變竹山,讓年輕人回來,何培鈞要求換宿者要提供專長,「為當地做事、做出改變」。於是我們看到念影像設計的學生為竹山鎮拍紀錄微電影,中央雜技社的同學進到竹山當地的小學,教小朋友雜耍。換宿者不再是流動的義工,而是經過,但能注入資源、留下改變的人。
  因此,在這種機制下「換得」的種種文化創意產品,就不再是外於當地的商品了。

(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
Photo Credit:harkchentw

  這種差異基本上就是目的的差異。過去談論文化創意,都著重在軟實力如何轉化成為「文化商品」,但這些創意不論多麼來自傳統,活化了什麼,最終的目的地仍舊是外於當地的大都市或展場。即使有諸多連結地方的嘗試,譬如在地生產,譬如深度化,但即使留在當地,仍舊是賣給觀光客:街道上的文創商店變成好像是獨立於社區的存在,來自於傳統文化的東西變成「元素」附著在商品上,屬於市場而不再屬於地方。

  小鎮文創突破的點,在於從地方出發,優先考慮這些創意產品,如何能被地方使用。例如用傳統竹編做成的QR code招牌,建構成智慧導覽定位的系統。同樣是竹編文創,最終的結果卻不是某樣擺在XX園區的昂貴高檔杯墊,而是能重新為人口外移、商業沒落的竹山小鎮帶來活力的在地轉化。於是文化創意成為地方的創意再造,而非以地方文化作為包裝的商品創意開發。

  當然,這不代表這些轉化就一定符合當地人的需求。如何與在地接合,讓社區行動者為自己發聲,大概是社區營造運動脈絡中,一再嘗試處理的課題。但至少對我來說,這是我首次將文化創意、社區營造這兩股台灣近十幾年來被熱烈討論的命題,首次放在一塊思考。

  這大概也跟吳茂成在上屆實踐家營隊的提問有關。吳茂成老師發現營隊上上下下談了很多創意、創新,於是問這群中國學生:那你們來自哪裡,故鄉長什麼樣子?當地人面臨什麼困難?從中你可以有什麼創新?在場沒有人能答出來。大家的眼光,仿佛都在大都市,都在全球市場,在那些能讓人賺大錢的地方。這其實蠻弔詭的,如果你連自己生長的地方、文化都不知道,是要創什麼新,又要為了誰創新呢?

  念社會所之後,常會看到許多廉價的左派批判,將創新創業直接連結到資本、資方,加以拒斥。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某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社會改革都是一種制度創新,也都需要創意。除了「透過文化創意開發商品,創造商機(進而或許突破台灣經濟困境)」,除了這條路以外,文化創意事實上也能具體回應在地的問題(青年外移、產業沒落、文化斷層)。但如果你沒有好好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找出問題,當然再有價值的文化,都只會變成挪用他處的商品元素而已。



2014年8月5日

〈沒有更好的話能說了〉

還有很多沒交換的
我們放棄吧。
數數我還算會一點
一萬句想說的話裡
貶值的總是太多,有時
選擇太難賣出的長相
或受困於換行
甚至連詩歌都不會唱了。

(據說詩不過是情緒的呢喃
說這話不知該用什麼表情)

民謠畢竟都是騙人的把戲
講講故事,唱歌
像告白一樣困難
越是直白
就越說不出口了。

舌尖頂一頂
就通通鎖上弦去
(靜默的就像灰塵
興致來時撥上兩下
重新學習如何發光)

我能夠坦露的
都躺在那把吉他上了
你知道的,三不無時
我就會特別愛你。
雖然樂譜習慣於寡言
而我始終沒學會吉他

謬思飛過時
我靜靜望向不會醒的夢
長滿金黃色的夕陽
跟遇見你時一樣,很遙遠
沒有聲音
通常都沒有聲音。

然後美好的事物都沸騰一般地
緩緩降落了。



 Photo credit: Glen


© 遠方 2012 | Blogger Template by Enny Law - Ngetik Dot Com - Nu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