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廖亦武詩書發表會與大稻埕一小記
今天有些倉卒地沿著重慶北路繞到迪化街大稻埕,沒時間進霞海城隍廟看,也不及細
細品味每條老台北核心地的小巷。然而,走過櫛比鱗次的古厝洋樓,屋瓦翻新或者斑駁,
總有種很自在的感覺。離去時是深夜,現代化的車囂悉數歛去,只剩樓房為自己發聲。道
旁,忽而看到228事件爆發處紀念碑,對面是高聳的法主宮廟,一切很靜,在這歷史的轉折
路口。再繞過台北最早期的寧夏夜市,客運總急速駛過的,這短短的街,夜裡上頭時常飄
著熱氣,顯得格外光亮,今日終得一見。
廖亦武發表會談及台灣,德國,中國走過或尚未走過威權專制等等比較。「專制的一
大特色就是將人們的記憶集體抹去。」記憶對人如此重要,德國是故不去避諱教導孩童納
粹歷史,縱使「那是多麼不光彩的事」。廖亦武的詩歌朗誦與樂器表演,震撼有餘,恰如
羅思容所言,呈現一種「詩歌朗誦的臨在感」。婦幼如何被槍殺,宛在眼前,當下沒有淚
,只有無比脆弱的沉默,震懾於連綿的槍聲與喊殺聲中。
羅思容上台清唱了一首客家搖籃曲,她說,大家的希望在孩子身上,只要看到他們就
會覺得,事情還是會好轉的。是啊是啊孩童與年輕人,六四的大學生們又或者英年早逝的
切·格瓦拉,卻已造就如斯多改變。廖亦武說年輕人時常沒有方向感,部分由於記憶的喪
失。現代人太容易將記憶拋開,以至於我們甚至遺忘了歷史,教育也很少教這些。不知歷
史,不知自由從何來,如何能保全它?
一直想探入台灣的大城市,彎進小巷,搜索城市光鮮亮麗的殼裡,被遺忘的部分。甚
至想到金馬走走,據說那兒保存了完整的閩式建築,與遶境活動。並不因為對人類學、歷
史等學術多麼感興趣,而只不過這讓我,一個年輕人,找回有根的感覺。
Justin.TV全程錄影:http://www.justin.tv/ns4d/b/308215631
2012年2月12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