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給無止盡的自我戰爭,給將他人投射回自身後又一次的自我反芻與討論。
「必須成為對自己最嚴厲的批評者,才有可能解決稻草人問題,才有可能看清楚世界,乃至於進入其中。」
那些思考我大多有過,因此撼動不了我。
因為那些思考最後讓我陷入更深的憂傷與無力。
或許被隻字片語提點,追尋某個典範,或許經過長期思考而看出結構性問題。
這都無法面對,人生何其短,而一個人何其渺小的處境。
無法面對我們作為世界中的極小部分,卻試圖掌握與論斷後者的滑稽處境,遑論那些論述,極有可能不過為了內心的平靜或安妥。
我們終究只是一群,沒有生活壓力的學生而已。
那些討論都沒有正視自己的侷限,正視有極大可能,那不過是個討論。
炫學賣弄,執著思辨或者鼓動多少行動的熱情,
都沒有面對我們終究只是孑然一身,有多少把握,
這次的醒悟是全面的,更重要的是,有力量的?
我們沒有首先克服自己的傲慢,
就不可能走進社會,要知道走進社會這個詞彙的預設就是,
我們對於社會是極度不瞭解的。
那麼我們何德何能可以在當前的時間點,對社會做出評價,乃至於對自我做出評價?
而否定,或者離開。
不論是否是錯誤的決定(畢竟決定實在沒有錯誤與否的問題),
都會是浮在空中,浮在假想的敵人上頭。
最後我們只是為了正當化自己的決定,將稻草人越做越大而已。
因此有段對話曾經深深感動我:
我曾經問這樣一個人:「你覺得你是文藝青年嗎?抑或是憤怒青年?」
他說,都不是,我是學習青年。
當我們沒有面對自身論述上的缺乏,忘記自己還在學習時,
就開始武斷地對世界做出評價,認為一切已在通盤掌握中,那會是很危險的。
當我們建立所有的思辨在這上頭,將行動建立在這些思辨上頭,
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然後最後又不過是一個循環而已。
當我們要對外界做出權衡時,不論這個權衡是否將要投射回自身。
我們都應該先探索自身。
當我們要離開一個地方,我們首先應該檢討當初是為何進來的,
如今是否還是抱著同樣的想法離開。
所以若將抉擇這樣出發:
先說說自己是怎樣的人,有怎樣的侷限跟困境,可能來自怎樣的誤解,
而非急著敘述,環境是如何不適合自己。
我想會是比較妥當的,也不會流於空泛的思想實驗。
因為最重要的不是你處在怎樣的環境,
最重要的是,你是怎樣的人。
你一定要先瞭解自己,才能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
必須成為對自己最嚴厲的批評者,預先說出,別人都沒看到的缺點,
才有可能看清楚世界,乃至於進入其中。
為何不一邊討論一邊學習
回覆刪除為何不一邊評價一邊學習
為何不一邊行動一邊學習
我害怕等了解全貌時已經為時已晚
而時間總是不夠
前半部我並沒有反對,後半部,我不懂時間為什麼會不夠。另外你沒有抓到我的重點。
回覆刪除關於時間為何不夠可以有很多種解讀方向
回覆刪除不過這邊我並不想回應
至於說我有沒有抓到你的重點
我的回應是我上次的回應並不是為了回應你這篇文章的大概念
我也沒有想批判這篇文章的意思 我覺得它很有意思
也給了我許多想法
KEEP GOING AND FIGHTING!!!
回覆刪除i like ur essay pretty much.
i can find parts of myself in it.
Thanks, but who are you? Can you tell m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