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關於排擠和群體互動


  原本在思考,是否台灣的教育沒有教會學生如何控制自己的言論?但我後來發現,這東西是無法教的,純粹是社會化的過程。因此我們看到大多因為言論導致被排擠或者被公幹,好發於兩個階段:進入新群體的初期角色,以及舊群體中資歷久,承擔某些責任的角色。

     前者解釋了為何不當發言經常出現在大一或者任何新進群體,大家初相識的時候。因
為本身社會經驗的受限,使他無法意會到自身發言的不洽當,也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經驗
判斷群體的差異,他會以為同樣的話能適用在任何他遭遇的場合。他會遭遇重大挫折,激
烈或平和。而讓他難受的經常會是伴隨而來的情緒性字眼,這些具攻擊性的事件,反而會
更使得他難以靜下心來思考正在面對的問題本質。

     因此通常會有的現象是自我感覺良好,場合持續錯亂(分不清公私領域的差異),以及
不能容忍別人的提醒。(將所有的批評視為人身攻擊,而不願意去檢視發言的適當性。)
種情況無法透過特定角色(哪怕關係再密切)的提醒解決,而必須持續以公眾壓力,使其意
會到自身跟所處群體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以眾人之力,促使他完成此階段的社會化。但
在許多情況,最後的結果是遭排擠的角色選擇尋找能夠接受他的人,形成小群體。這其中
伴隨所有母群體角色間的重新分配(靠哪邊站),但大勢底定時,主流群體會彷彿將該小群
體隱去。因為社會化的意涵,即包含了群體間個體的相互適應,難以適應的個體,難以避
免地被排除。

     回到最剛開始的提問。或許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教育的養成,當學生面臨群體適應的
難關時,多半選擇加以保護,或者告訴學生:做自己就對。然而,在社會中是不可能永無
止盡的做自己的,除非選擇脫離社會,但這種事難度極高,也不在討論範圍內。這樣的教
育會讓學生以為,只要做好自己,面對適應問題時不需要改變自己,同時將責任一律推給
同儕壓力。這其實相當可笑,因為所謂「適應」就是代表某種程度的改變。真正「做自己」
的意涵,應該是包含能夠適應群體,但是在必要時選擇堅持。但是台灣的教育似乎總是缺
少前者。

     這是為什麼我們看到,通常被排擠的人,其成長背景較為單一。以大學為例,通常(
不是絕對)他高中的成長經驗僅限於學校、家裡、補習班,甚至連社團經驗都不多。很難想
像一位從小跟爸媽在市場打滾,或甚至幫忙顧店的人,長大之後會遭遇嚴重的人際問題。
然而從這個角度思考,大學的目的就在此。大學是大多數台灣學生首度大量遭遇來自不同
背景的人,而不如國高中,同學的爸媽甚至相互認識。雖然相對於真實社會,圈子仍然不
大,但是挑戰已經夠多。適應得好的人,能夠同時找到真正的自己,也能找到朋友。(仔細
想想身邊有多少上大學完全變一個樣,但是過得比以前更好的例子?)而適應不良的共同特
徵,多半不是改變過頭,而是以過去同樣的模式處理人際。因此他們常常會說:「我覺得
世界變了,大家都變得不單純了。」他們很想回到過去的美好時光,那時大家相互理解對
待。他們不明白的是,過去之所以能夠那樣,是因為那只是一個小小圈子,因此他們只需
要做極小幅度的調整,就能適應。而他們並沒有準備好進行下一波自我革命,反而等待能
夠有人來理解他。事實上,他們該做的是理解身處的群體和環境,已經大大不同。

     而第二種被排擠的情況,來自於群體運作較久之後,某些承擔責任的人所面臨。通常
這種情況會有一個導火線:一個特定的事件或者一個沒被處理好的情境。既然是導火線關
鍵點就是背後積累的原因。原因源自於群體長期相處下,(注意,這個群體可以小到如寢室
單位也可以大到社團或者大型組織),因為理解,某個體的個人特質逐漸被放大增幅。因此
即使他度過了最初的磨合期,但是他強烈的個人特質,包含言論跟做事方法逐漸被熟悉,
以至於小缺陷經過多次累積連結放大,超出其他人可以忍受的範圍。

     這是為什麼通常會出現的反應是:我已經看不爽這個人很久了,或者:我越來越受不
了他。而仔細追究多半會發現只是小問題,但重點在於:他一直這樣,他每次都這樣。因
此終於在某次事件的重大失誤,或許某位意見領袖首先發難,經由擴散喚起所有人的觀感
,最後排擠特定一個人。

     可惜的是,通常這種情況只會導致派系的形成,最後分道揚鑣。因為不論是提出或者
面臨問題的雙方,都已經為群體付出許多。他們會無法理解,為何以前可以相互包容現在
卻不行?當這種問題被拉高到人生觀乃至於個性的層次,就是被拉高到無法解決的層次。
這種被排擠的情況(或者該說派系對立的情況),因為處理的不是單一個體和群體關係,而
是兩個群體間的摩擦,因此極容易導致群體的分裂,或者大出走。

     雙方都不會覺得自己有錯,某種程度上的確如此,但真正的問題在於,雙方都沒有注
意到群體的變化。這或許是社會化的另一面向:群體間個體的相互適應是持續進行的,而
非克服了最初始的破冰階段,便從此一帆風順。首先,個體看待群體的方式會持續變異與
深化。當大夥彼此熟識,不僅個體的做事態度會改變,看待整個群體的認同感也會改變。
此外,彼此的互動方式也會隨著每個遭遇的事件,發生變化。這些種種變化必須被察覺,
如果永遠以最剛開始的熱情和想像,去面對一路上遭遇的事件,最後就會導致群體的崩解
或特定人物被排擠的情況。

     這是為何被排擠的角色其特徵,經常是堅持己見,難以規勸,因為正是這些特質導致
他們最先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如此的挫折感是很大的,因為他們極可能是群體最初始最
有熱情的一群,但是他們以為同樣的方法能夠持續下去,而沒有意會到群體的逐漸擴大,
成員的逐漸複雜,以及每個遭遇的事件和責任分配的演變。他們沒有意會到相處經驗不斷
積累,每個人的心都不可能還是最初的模樣,可能更好,但是卻被他們視為一種變質。

     通常他們會呼喚「莫忘初衷」或者「找回最初的感動」。這樣的呼喚在大多情況下對
於群體都有重新定位的幫助,但是若在摩擦爭執的當下,只會進而導致常見的新舊派系間
的衝突,使情況更加惡化。真正該做的是,去著手處理並接受變化,所謂初衷的意義不應
來自第一次成功的經驗所帶來的感動,而希冀能夠不斷複製同樣的方式。所謂初衷必須是
抽象的,因為抽象才能夠以各種不同,且具有彈性的相處方式和相互認知,指向同一個初
衷。因此,群體的目標和意義,乃至於每個人角色的變化,是需要不斷討論和更新的。只
有當個體都能夠意會到彼此的改變,以及大群體的改變,真正的包容性才能夠出現。而這
種包容性也必須包含,針對各自意會到的變化,持續不斷的進行自身和互動方式的適應。

     以上大致歸結兩種我所參與的群體時常出現的兩種排擠跟爭執的情況。當然某些特殊
情況,例如試圖透過排擠某個人達到群體凝聚,或甚至為了掌握權力醜化和排斥某些人,
那又是另外一段故事。

3 意見:


  1. 我的確見過這樣的例子
    他的個性、家庭背景跟你說的大多很吻合......
    (當事人我從小就認識)

    回覆刪除
  2. 感謝回應囉,我所提的絕對不可能是全部情況,但是希望能夠做到某種主要類型的概括。

    回覆刪除
  3. 雖然將盡快過了一年,不過這時候看到,到是讓我好好反省了一番。

    回覆刪除

© 遠方 2012 | Blogger Template by Enny Law - Ngetik Dot Com - Nu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