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很快就會被你用舊
得開始清理廢物
用大部分的時間
讓廢物離開身體
離開生活的空間
安妥的裝袋
綁緊,或順水流去
安妥的消失
用一瞬間體會
暫時全新的自己
廢物開始在腸胃道漫長的旅行
汗腺、髮囊與腦神經叢的折舊
都等待著下一次的清理
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安妥的
攝取物質然後讓物質離開
安妥的和人交談
站定,或順潮走去
挪動廢物然後讓廢物離開
下一瞬間又會是全新的
很快就會被你用舊
廢物得開始清理
2016年12月28日
2016年9月19日
2016年9月17日
2016年1月2日
去中介化和共享經濟的差異
去中介化和共享經濟的差異
去中介化跟共享經濟事實上意味著不同的理想,但或許因為翻譯問題,大家經常混在一起。兩者的區分關鍵,在於被交換的對象是否可被任意複製、移轉,在過程中是否處於私有。從這個角度來說,Uber和Airbnb都不是共享經濟,而是去中介化的代表。他們交換一次性的服務,無法被任意複製(即使有各種相似提供者能立刻取代)。只不過在過去,這些服務仰賴中介組織進行分配,如今「去中介化」而能直接進行交換。造成的隱憂大家都知道,監管問題便浮現出來。
相較之下,真正的共享經濟理想,重點就在「真正共享」。共享經濟的服務可被任意再製,所有權也只在少數情況下才被聲張。開放軟體運動是顯著例子之一,藉由開放原始碼任人下載修改,程式碼成為可被任意複製、交換的對象。他們對抗的不是中介,而是商業軟體公司的壟斷。[1]
去中介化難以控管(即使平台努力想去做),因為傳遞的始終是私有物而非(擬)公共財,因而負面提供者只能被排除或篩選。Uber不能改變一個有性侵犯意的司機,他只能提前篩選,拒絕他參與系統,不管透過評價系統或自行監管。而這恰好就是「中介」過去在這類系統存在的原因:由第三者預先篩選以降低風險。真正的共享經濟透過不同方式避開這個問題:由於被共享的只是擬公共財的版本之一,大家都可以複製、修改,最後自然會用最沒風險或最有價值的版本。而社群內生的協作文化,也可以避免惡意竄改或即時修正,例如Wikipedia的例子。[2]
共享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於利潤(如果有)最後往往被平台或以策展創造不可取代性的行動者拿走,雖然通常貢獻者不會有太多怨言。例如臉書某種程度上也是共享經濟,使用者無償創造各種內容和metadata,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或由於不知情),任由包含臉書公司在內的行動者複製取用。然而,臉書作為平台提供者從人們無償提供的內容和社會互動資訊中,搾取巨額利潤,沒有一毛分給使用者。[3]
Uber和其他許多例子之所以被錯認為是共享經濟,是因為交換系統被「共享」了:人人都能自由參與分享自己的剩餘資源給他人,這怎麼不是共享呢?然而能讓自由分享成真的交換系統──「網路」,才是促成當代「去中介化」和「共享經濟」兩大趨勢的共同原因。去中介化從未真正去「中介」化,訊息仍要有媒介來傳遞,只不過現在不用付錢給仲介者,可以直接用看似免錢的網路來達到。換言之,網路成為新的中介。這或許是翻譯問題,許多以去中介化為標榜的模式,其實只是透過免費網路來自由分享、媒合並租用的分享經濟(shared economy)。被大力吹捧的3D列印則或許真的是共享經濟 ,因為包含了大量無償上傳,免費共享並可任意下載修改的模型資源庫。但要達成這些,仍需依靠不額外收費的網路平台。
除了能免費交換、共享訊息的網路,共享經濟還要配合另一個條件:價格可負擔,能上傳下載,並轉譯訊息內容的端口。在軟體領域,大量生產的個人電腦與行動載具已讓這件事成真(雖然建立在更大的勞動剝削上)。然而在硬體共享的領域,便需要靠智慧財產權的下放或「共享」。例如3D列印風潮的普及,靠的是雷射積層製造製程相關技術專利的到期,各項新型態列印方法的興起,基本上也跟大廠專利公開的時間有關。Arduino、Raspberry Pi等開放式硬體,靠的則是系統開源。你不會因為拿它們開發新的應用,而被收取鉅額權利金。
很多人會開始期盼科技發展所促成的「共享經濟」現象,如何可能顛覆資本主義,帶來某種科技烏托邦。但上述例子指出了共享經濟的兩大條件:免費網路和智慧財產權相當程度的限縮,但這兩大條件始終不斷受到資本邏輯的威脅。例如「網路中立性」的爭議說明了「免費」的網路頻寬一旦蘊含大量的利潤機會便可能被私有化。更不用提網路系統的鋪設本身就與開拓市場脫離不了關係,只要想想海底電纜鋪設、維護的政治經濟因素和最近出訪印度,極力想推動「免費」網路的Zuckerberg。
從Google Books到網路音樂的爭議,也說明了共享經濟的理想與智財權現實的拉鋸。我們何時能自由共享、取用音樂檔案,而不會被認定為讓內容生產者失業「盜版者」呢?現階段半吊子的串流音樂模式,受到音樂人的種種質疑。這恰好指出了共享經濟要達到其理想,要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在宣稱平台革命的年代,我們如何發展出有別於平台獲利的發展模式,而能讓提供資源的人獲得應有的報償,卻又能夠將成果共享給所有人?
[1] http://www.gnu.org/philosophy/free-software-for-freedom.zh-tw.html
[2] Benkler, Y. (2006). The wealth of networks: How social
production transforms markets and freedom. Yale University Press.
[3] Terranova, T. (2000). Free labo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Social text, 18(2), 33-58.
去中介化和共享經濟的差異
去中介化跟共享經濟事實上意味著不同的理想,但或許因為翻譯問題,大家經常混在一起。兩者的區分關鍵,在於被交換的對象是否可被任意複製、移轉,在過程中是否處於私有。從這個角度來說,Uber和Airbnb都不是共享經濟,而是去中介化的代表。他們交換一次性的服務,無法被任意複製(即使有各種相似提供者能立刻取代)。只不過在過去,這些服務仰賴中介組織進行分配,如今「去中介化」而能直接進行交換。造成的隱憂大家都知道,監管問題便浮現出來。
相較之下,真正的共享經濟理想,重點就在「真正共享」。共享經濟的服務可被任意再製,所有權也只在少數情況下才被聲張。開放軟體運動是顯著例子之一,藉由開放原始碼任人下載修改,程式碼成為可被任意複製、交換的對象。他們對抗的不是中介,而是商業軟體公司的壟斷。[1]
去中介化難以控管(即使平台努力想去做),因為傳遞的始終是私有物而非(擬)公共財,因而負面提供者只能被排除或篩選。Uber不能改變一個有性侵犯意的司機,他只能提前篩選,拒絕他參與系統,不管透過評價系統或自行監管。而這恰好就是「中介」過去在這類系統存在的原因:由第三者預先篩選以降低風險。真正的共享經濟透過不同方式避開這個問題:由於被共享的只是擬公共財的版本之一,大家都可以複製、修改,最後自然會用最沒風險或最有價值的版本。而社群內生的協作文化,也可以避免惡意竄改或即時修正,例如Wikipedia的例子。[2]
共享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於利潤(如果有)最後往往被平台或以策展創造不可取代性的行動者拿走,雖然通常貢獻者不會有太多怨言。例如臉書某種程度上也是共享經濟,使用者無償創造各種內容和metadata,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或由於不知情),任由包含臉書公司在內的行動者複製取用。然而,臉書作為平台提供者從人們無償提供的內容和社會互動資訊中,搾取巨額利潤,沒有一毛分給使用者。[3]
Uber和其他許多例子之所以被錯認為是共享經濟,是因為交換系統被「共享」了:人人都能自由參與分享自己的剩餘資源給他人,這怎麼不是共享呢?然而能讓自由分享成真的交換系統──「網路」,才是促成當代「去中介化」和「共享經濟」兩大趨勢的共同原因。去中介化從未真正去「中介」化,訊息仍要有媒介來傳遞,只不過現在不用付錢給仲介者,可以直接用看似免錢的網路來達到。換言之,網路成為新的中介。這或許是翻譯問題,許多以去中介化為標榜的模式,其實只是透過免費網路來自由分享、媒合並租用的分享經濟(shared economy)。被大力吹捧的3D列印則或許真的是共享經濟 ,因為包含了大量無償上傳,免費共享並可任意下載修改的模型資源庫。但要達成這些,仍需依靠不額外收費的網路平台。
除了能免費交換、共享訊息的網路,共享經濟還要配合另一個條件:價格可負擔,能上傳下載,並轉譯訊息內容的端口。在軟體領域,大量生產的個人電腦與行動載具已讓這件事成真(雖然建立在更大的勞動剝削上)。然而在硬體共享的領域,便需要靠智慧財產權的下放或「共享」。例如3D列印風潮的普及,靠的是雷射積層製造製程相關技術專利的到期,各項新型態列印方法的興起,基本上也跟大廠專利公開的時間有關。Arduino、Raspberry Pi等開放式硬體,靠的則是系統開源。你不會因為拿它們開發新的應用,而被收取鉅額權利金。
很多人會開始期盼科技發展所促成的「共享經濟」現象,如何可能顛覆資本主義,帶來某種科技烏托邦。但上述例子指出了共享經濟的兩大條件:免費網路和智慧財產權相當程度的限縮,但這兩大條件始終不斷受到資本邏輯的威脅。例如「網路中立性」的爭議說明了「免費」的網路頻寬一旦蘊含大量的利潤機會便可能被私有化。更不用提網路系統的鋪設本身就與開拓市場脫離不了關係,只要想想海底電纜鋪設、維護的政治經濟因素和最近出訪印度,極力想推動「免費」網路的Zuckerberg。
從Google Books到網路音樂的爭議,也說明了共享經濟的理想與智財權現實的拉鋸。我們何時能自由共享、取用音樂檔案,而不會被認定為讓內容生產者失業「盜版者」呢?現階段半吊子的串流音樂模式,受到音樂人的種種質疑。這恰好指出了共享經濟要達到其理想,要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在宣稱平台革命的年代,我們如何發展出有別於平台獲利的發展模式,而能讓提供資源的人獲得應有的報償,卻又能夠將成果共享給所有人?
[1] http://www.gnu.org/philosophy/free-software-for-freedom.zh-tw.html
[2] Benkler, Y. (2006). The wealth of networks: How social
production transforms markets and freedom. Yale University Press.
[3] Terranova, T. (2000). Free labo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Social text, 18(2), 33-58.
2015年9月25日
〈迷路〉
每次都迷路。
雖然身體自動抵達
在相同的街口
問自己是誰?
沒有答案:
跟印刷品一樣慌張
下一張仍然看不出這是哪。
像油漆不經意剝落
擦傷的螢幕,或突然熄滅的星
開口才發現
忘了你的名字
卻記得其餘的一切
你開始哭,我從此害怕
害怕說話
身體是唯一確定的
還能持續認得的概念:
無數種難以安頓
不曾停止的匱乏。
重複、循環、明滅
稍不注意就斷了線。
雖然身體自動抵達
在相同的街口
問自己是誰?
沒有答案:
跟印刷品一樣慌張
下一張仍然看不出這是哪。
像油漆不經意剝落
擦傷的螢幕,或突然熄滅的星
開口才發現
忘了你的名字
卻記得其餘的一切
你開始哭,我從此害怕
害怕說話
身體是唯一確定的
還能持續認得的概念:
無數種難以安頓
不曾停止的匱乏。
重複、循環、明滅
稍不注意就斷了線。
(Photo Credit:Johnny Kao) |
訂閱:
文章 (Atom)